(吉隆坡8日訊)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指出,我國在2022年的服務業、製造業以及第一產業領域中,共批准了2646億令吉的投資,預計為我國創造超過14萬個就業機會。
他說,外國直接投資仍然是我國投資格局的基石,佔總投資額61.7%或1633億令吉,而國內直接投資則貢獻了38.3%或1013億令吉。
“中國貢獻了最多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554億令吉,其次是美國(292億令吉)、荷蘭(204億令吉)、新加坡(135億令吉)以及日本(114億令吉)。
他是於今日在2023年度媒體峰會上,公佈2022年大馬投資表現報告。他說,大部分獲批准投資是在柔佛(706億令吉)、雪蘭莪(601億令吉)、砂拉越(282億令吉)、吉隆坡(250億令吉)以及檳城(163億令吉)。
他說,從領域來看,服務業領先,獲得批准投資的最大份額(1540億令吉或58.2%)。
“預計超過6萬3000個工作機會,分佈在需要特殊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領域以及服務和綜合物流服務(ILS)領域。”
東姑賽夫魯也分享在服務業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投資,首先是ByteDance System有限公司是TikTok的持有者,致力於通過長期投資為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為全球用戶提供相互關聯的在線體驗。
“其次,Amazon Web Services 也承諾在馬來西亞投資建立數據中心;第三則是媽咪大寶達(馬)有限公司已建立區域總部中心,以管理公司區域制造設施的供應鏈活動並整合全球產品分銷。”
他指出,媽咪大寶達等馬來西亞公司的投資反映了我國的政策,發展一個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加強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出席媒體峰會的嘉賓有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秘書長拿督斯里依山依薩、大馬投資發展局主席丹斯里蘇萊曼以及首席執行員拿督威拉阿罕阿都拉曼。
投資可創造高薪工作
東姑賽夫魯指出,繼服務業之後,製造業獲得了843億令吉(31.9%)的批准投資。
“電子與電器產品行業以293億令吉的投資領先,其次是機械和設備(84億令吉)、運輸設備(80億令吉)、化學品和化學產品(74億令吉)和石油產品(包括石化產品)(59億令吉)。”
他表示,這些投資預計將創造7萬6093個就業崗位,佔所有經濟領域創造的就業崗位總數的一半以上(54.2%)。
他指出,這對我國的勞動力來說將是一個重大優勢,因為這些投資可能會創造高薪工作,例如生產經理、自動化工程師、供應鏈經理、技術總監、維護經理和自動化技術人員。
他進一步說,已獲批的製造業領域的著名項目包括Samsung SDI Energy Malaysia 私人有限公司,已達到70億令吉的新累計投資里程碑,其中包括第二階段電動汽車電池製造設施。
“第二是TF-AMD Microelectronics (Penang) 私人有限公司,通過組裝和測試集成半導體設備,已投資近 21.3億令吉。”
他說,第三則是Ferrotec Manufacturing Malaysia私人有限公司,投資額為7.66億令吉。他們操作模塊、機加工零件和組件適用於半導體機械設備行業。”
他進一步指出,第一產業領域在2022年獲得263億令吉的批准投資,當中採礦業獲得了240億令吉的投資,佔該領域批准的總投資91.3%。
此外,東姑賽夫魯也說,由於我國在數字化方面的努力,馬來西亞已成為亞洲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使我國成為對國內和國際投資者都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他說,物聯網、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數字推動因素已成為擴展業務和轉型行業的關鍵。
此外,受詢及2023年的投資前景,東姑賽夫魯表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影響全球的投資決策。
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預計與前幾年相比,經濟將實現積極但放緩的增長,因此投資也將受到影響,因為取決於需求。
“投資決策與貿易略有不同,因為投資是基於長期計劃,可以長至10年,重要的是國家的基本面。”
他也說,外國直接投資和國內直接投資存在相關性,如果外國投資進入我國,也將惠及國內直接投資。
他舉例,如英特爾公司或其他大型公司進入我國,這將惠及機械供應、原材料供應甚至是服務業。
另一方面,受詢及2022年的批准投資額比2021年的3065億令吉有所下滑,東姑賽夫魯指出,這是因為2021年涉及兩項較大型的一次性投資,分別是英特爾以及Risen Energy,這推高了2021年的投資額。
賽夫魯表示,我國預計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實施的第一年,將有6%至7% 的行業受到影響。
他認為,如果履行該機制的需要沒有得到解決,未來的影響將會更大。